yī bǐ bù gǒu
一笔不苟的解释
不苟:不苟且。连一笔都不马虎。
成语出处:
清·沈初《西清笔记·纪名迹》:“前后一笔不苟,功力如此,洵神技也。”
成语例句:
我的创作态度多么严肃,我真是一笔不苟。
★茅盾《无题》
繁体写法:
一筆不苟
注音:
ㄧ ㄅㄧˇ ㄅㄨˋ ㄍㄡˇ
一笔不苟的近义词:
- 一字千金 一个字值一千金,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,见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:“布咸阳
- 谨小慎微 凡事谨慎小心,以至前怕狼、后怕虎,缺乏敢说敢为的气质谨小慎微,办不了大事
- 郑重其事 谓对某件事持慎重、认真严肃的态度。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声容·修容》:“予谈习技……其不及女工而
一笔不苟的反义词:
- 马虎了事
- 草率从事 草率:粗枝大叶,敷衍了事。马马虎虎就处理了。形容办事不认真。
- 粗心大意 轻率而粗略。比喻遇事欠思虑,不严谨怨自己太粗心大意了
成语语法: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认真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*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
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读音注意:
一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写法注意:
苟,不能写作“狗”或“句”。
《一》的解释
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