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ìn shǒu niān lái
信手拈来的解释
信手:随手;拈:用手指捏取东西。随手拿来。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,用不着怎么思考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》诗:“前身子美只君是,信手拈来俱天成。”
成语例句:
惹一番信手拈来斧痕。
繁体写法:
信手拈來
注音:
ㄒㄧㄣˋ ㄕㄡˇ ㄋㄧㄢ ㄌㄞˊ
信手拈来的近义词:
- 顺手牵羊 指顺手取走别人的物品,含贬义
- 唾手可得 比喻极易得到或成功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回:“ 韩馥 无谋之辈,必请将军领州事,就中取事,唾手可得。”
信手拈来的反义词:
- 大海捞针 从大海里将针捞起来,形容极难办到或找到 要打听前任巡检太父家眷的下落,那真是大海捞针一般,问了半天
- 来之不易 来之:使之来。得到它不容易。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。
成语语法:
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写作等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*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
连动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英语翻译:
write without stopping to reflect
俄语翻译:
попадáть в руки <легко приходить на ум>
日语翻译:
手(て)あたり次第(しだい)つまんでくる
成语谜语:
占;点;简便可取
读音注意:
拈,不能读作“zhān”。
写法注意:
拈,不能写作“贴”。
《信》的解释
信